匠魂寻新实践队探访西海岸非遗核雕传承人管洪刚:方寸之间见匠心

发布时间:2025-05-19浏览次数:10

【本站讯】517日上午,匠魂寻新实践队来到刘公岛路探寻非遗之美,前往拜访西海岸非遗核雕传承人管洪刚先生。在这次探访中,实践队员们近距离感受核雕技艺的精妙绝伦,聆听传承人背后的故事,揭开了这门古老艺术的神秘面纱。

在管洪刚先生工作室里,一股淡淡的木质清香扑面而来,满墙陈列的核雕作品令人眼前一亮。从微雕山水到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,每一件作品都在核桃、橄榄核等小小的果核上,展现出大千世界的精妙绝伦。管洪刚先生手持刻刀,正专注地雕琢一件新作品,刀尖在果核上轻轻游走,木屑簌簌落下,一个轮廓逐渐清晰,仿佛赋予果核新的生命。

核雕是一门需要极大耐心与专注力的技艺。管洪刚先生停下手中的活计,向实践队员们介绍道,从选料、构思、打胚,到细雕、打磨,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半点马虎。一颗果核,可能要花费数周甚至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一件满意的作品。他拿起一件《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》的核雕作品,向队员们展示,只见一对爱人神态各异,衣袂飘飘,细节之处纤毫毕现,让人不禁感叹匠人技艺之精湛。

在随后的采访中,管洪刚先生分享了自己与核雕的不解之缘。他自幼对传统手工艺充满兴趣,偶然接触到核雕后便深深着迷,从此踏上了这条传承之路。多年来,他不断钻研,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与创新元素,让核雕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。时代在发展,核雕也不能故步自封。管洪刚先生说,我尝试将动漫形象、现代建筑等元素融入作品,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核雕。

当被问及核雕技艺的传承问题时,管洪刚先生坦言面临着一些挑战。核雕学习周期长、难度大,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少。他说,但我始终相信,只要有人热爱,这门技艺就不会失传。我也在积极走进校园、社区,开展核雕讲座与体验活动,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核雕。

此次探访,匠魂寻新实践队不仅领略了核雕艺术的魅力,更被管洪刚先生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创新精神所打动。实践队队长孙珑赫表示:我们将通过整理此次探访资料,制作宣传视频、撰写推文等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核雕这门非遗技艺,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
非遗核雕,在方寸果核间镌刻着千年匠心。相信在像管洪刚先生这样的传承人的努力下,这门古老的艺术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(作者:管子媛 摄影:管子媛)